【seo人才】SEO知否讲解互联网的职场与人才

1.png

  昨天,angelazhu在她的公众号“嘀嗒嘀嗒”,发表了一篇职场文章,怎样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程序员。突然,我发现我在职场上难有前进的弱点和问题被暴露无遗。


  因为一直以来,我追寻的目标,都是可替代。


  其实我没有在任何公司从事过哪怕一天的职业运维工作,但很有意思,在我职场的最后几年,运维工程师很多工作方式和策略都是我来手把手教的。并不是因为我懂得多少技术,而是我非常清楚运维的至高目标,系统架构应竭力避免单点隐患,什么是单点隐患,就是这个节点崩溃了,系统整个就崩溃了。如何避免?就是任何一个节点,一个设备,一个硬件,或一个服务,崩溃了,系统都有自动检测,利用冗余机制快速恢复,哪怕是降级恢复的策略,保证系统的可用性,不会因为这个故障而全盘崩溃。


  当然,实话说,这个只是目标,在实践中并不是能做到完全的可靠,但至少,我们所有运维策略,架构设计,以及系统的扩展性分析,都是以这个目标为导向的,那么,为什么罗嗦这个,系统中,最担心的是单点隐患,最需要的可替代性。我相信即便你也没从事过运维工作,但肯定也能理解这个诉求。

2.jpg

  那么,企业管理,其实也是如此,作为一个企业运营者,怕不怕自己的管理体系里,存在单点隐患呢?你告诉我。


  互联网人才


  如果公司因为某个核心人员离职,或者意外情况比如病假,整个公司运转陷入崩溃,或者陷入极大的障碍,这是不是一个企业老板睡觉做梦都会害怕的事情。


  从我的历史来说,我一直追寻的是让自己可替代,不论是去尽可能培养年轻的接班人,还是外部延聘比我更出色的技术高手。如果没有人可以接手我的系统,我设计的平台,我才会觉得紧张和不安。


  然而,这就是问题所在,在中国互联网甚至更多领域,在职场的很多场合里,这种让自己轻易被替代的行为,都是傻逼的同义词。


  在我刚工作不久,应该是第三份工作的时候好像,差不多十六年前,一个小公司,当时业绩不好,拖欠我三个月的工资,差不多是2万多一点,同时也拖欠一个我朋友的外包开发费用,那个费用比较大,好像是8万还是10万的样子(十六年前还是很大的一笔金额了)。但我的朋友就不够厚道,在代码里留了逻辑炸弹,而代码已经部署在客户那里了。结果因为拖欠屡催不给,他就把系统远程给挂掉了,结果那个公司就很紧张,怕客户信用坏掉,赶紧就把那个朋友的费用结算了,当时他还没自己去拿,还是让我去替他拿的。


  实话说,我很不喜欢这种行为,本身也是违法的,但从当时来说,也没有想太多,做个烂好人,我去拿的钱,老板铁青着脸给我个袋子,袋子里装的钱,让我交给他。


  问题来了,其实老板还欠我的钱,其实我完全可以从中把自己的钱先拿出来。剩下的给那个朋友,让他们继续撕逼去,但我没有,我一毛钱没有动,那个朋友也一毛钱没有给过我。(有意思没,两边都相信我的人品,相信我不会动这笔钱)。直到今天,其实那笔拖欠工资我都没要回来。


  我以前从来没翻过这段历史,今天翻出来,说实话,职场的一个真相,老老实实做人,吃亏的时候,没人会可怜你。而技术人员,其实有很多方法,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。


  前几天跟一个前巨头的技术副总裁聊天,还在说国内技术领域的一些现状,比如说运维,最好的运维是什么,最好的安全是什么,是没有存在感。如果一个企业的运维做的好,在企业日常业务里,是完全没有存在感的,然而,这样的运维会怎样?大部分老板,当然这个不绝对,大部分老板会觉得,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多钱养这几个看上去无所事事的人。


  很多老板喜欢怎样的?救火队长,今天这里出事了,明天那里出问题了,半夜加班,通宵紧急处理,这价值观多正,我不是说这样不好,但是如果我们把技术考评,把运维人才的评估只限于这个指标,那么举重若轻的大牛,就完全找不到位置了。


  实话说,很多小公司成长为巨头的过程中,都会有大量救火,通宵紧急处理的过程,谁也不是一步成为大牛的,很多新的情况,新的问题都会出现,这个行为并不是说一定都是故意制造,或者说都是水平不足导致的。包括阿里,百度,腾讯,这样的案例也不少,但强调一点是什么呢,这事情,成长中犯错,纠正,不是坏事,但如果仅以这些作为评估运维价值的标准,那就变成了谁的错出的多,谁最优秀了。


  但职场,你没有存在感,老板除了工资单上看到你,根本不知道你都在干嘛,你告诉我你怎么升职,怎么加薪。


  最近又在反思一些其他案例,有人说,万达电商投入巨资,到处高薪挖人,但一直做不起来。


 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愚蠢,前几年有熟人从互联网巨头去万达电商,我一向嘴贱,我说万达电商没戏,别瞎耽误工夫,人家说投入巨大还是很有可为云云,但实话说,这几年下来,回头想想,人家这几年特么的高薪拿到手了啊,有啥不好的,就算万达电商死了,大不了再换个东家,身价不会低的,你管他业务有戏没戏,万达有钱发得起高薪就是硬道理。这样的事情好几例了,跨国巨头来中国,某些朋友过去,我也是嘴贱,他们中国业务搞不起来,没戏。回头看看,这些人哪有比我混的差的。业务搞不起来,我是说对了,但人家收入高回报高也是真的。实在不行了回到本土巨头,渡了一层跨国巨头的金,身价又上去了。


  谁特么的在乎业务起的来起的来,谁特么的在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职场上自己身价和自己回报是第一位的。


  在乎业务的,在乎企业的,心甘情愿自降身价和企业共患难,努力培养接班人,努力帮企业各处挖人才,等觉得自己能分享企业成长价值的时候,反正接班人也有了,其他人才也引进来了,成本高的还养着干嘛呢,被董事会当抹布一样丢掉,这种例子在中国互联网数不过来了都。


  每次遇到技术人员如何保证竞争力,如何不被人当抹布一样丢掉的话题,总会有一些老司机出来教你,如何做到不可替代,每次看到这样的话题我都心寒,是的,他们是对的,但这不是我理想中的职场。


  在angelazhu的小密圈里我评论了这个话题,她说她的本意是,在职场里,老板会倾向于留下谁,我说我告诉你实话,不是能力最全面的那个,是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的人里面,最便宜的那个。


  幸而已经不用混职场。


  中国有句老话,叫做日久见人心,我看朋友圈里有人在找,自己认识的人,交情多少年了,我发现,我随便数数,有一堆超过十五年的老朋友,现在还随时都有联系,就比如小密圈的老板吴鲁加,也是其中之一。


  能有很多十多年的老朋友,还认你的交情,还能不分身价的瞎特么的厮混,一句留言,一个电话,就能买张机票过来聊天扯淡,想想这其实就够了,也没啥不知足了。